痛风(gout)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引起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也可由尿酸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患有痛风,故又将痛风称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痛风病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著名神经学家Thomas Sydenham首次详细描述痛风症状,但直到19世纪才知道痛风和尿酸之间的密切关系。1950年后,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并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的尿酸钠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MSU)以确定诊断。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Lesch-Nyhan综合征候群,揭示了痛风和嘌呤代谢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的关系。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丢失有关。20世纪80年代,临床医生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并将之称为“细胞能量危机标记”(a marker for cell energy crisis),常见于监护病房中某些特别病重的病人、激烈运动后的正常人、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糖贮积病Ⅰ型(von Gierke病)的患者等。经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有一共同的致病机制:即ATP分解加速(the net degradation of ATP)。 近代痛风的研究由Thomas sydenham在1683年最早对本病进行描述,他以自身患痛风34年之体会对痛风的临床症状做了详细的介绍,1776年Scheele阐明了痛风病人的肾结石由尿酸所组成,数年后Woolaston从痛风石中分离出尿酸,因而把临床病理归因于尿酸。1856年Garrod提出用尿酸测定确定为诊断痛风的特殊实验室检查。以后由Fisher阐明尿酸的化学结构,确定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丧失有关。80年代有学者发现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即ATP分解加速(the net dagradetion),常见于病房中某些特别危重的病人,如急性心梗,激烈运动后的正常人,癫痫持续状态,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糖原沉积症第一型(von Gierke病)的患者。原因为过多的ATP分解使其分解产物AMP增加,AMP可通过去磷酸化形成腺苷和经脱氨基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两条途径使尿酸生成增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方人的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病例明显地增加,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东方人痛风发病率甚至高于西方人。当今中国台湾患[收起]痛风(gout)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引起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也可由尿酸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患有痛风,故又将痛风称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痛风病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著名神经学家Thomas Sydenham首次详细描述痛风症状,但直到19世纪才知道痛风和尿酸之间的密切关系。1950年后,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并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