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感冒易引发中耳炎

2020年09月22日 83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天气渐渐变冷了,两岁的棒棒前几天受凉患了感冒。经过一周治疗,流鼻涕、打喷嚏、发热等症状消失了,但是一让他洗脸,棒棒就会大哭大闹。医生发现,棒棒患了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擤鼻或鼻腔治疗后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或鼓膜外伤、鼓膜穿刺等经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井水咋就犯了河水?

正常情况下,耳朵、眼睛和口腔、鼻腔是相通的,连接中耳与呼吸道的通道是咽鼓管,连接眼部与呼吸道的通道是鼻泪管。咽鼓管开口在咽部,当打哈欠或吞咽时,咽鼓管开放,有少量气体进入中耳,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鼻泪管开口在鼻部,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分泌的泪液可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由于小儿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咽鼓管比较短且直,感冒后,炎症极易波及短而直的咽鼓管,进而累及中耳。在门诊耳鼻咽喉科就诊的中耳炎小患者中,80%以上的是感冒导致的。

早期防治保护听力

急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夜间耳痛,以单耳为最多见,年龄小的孩子由于表达力弱,常常表现为夜间哭闹、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等症状。

在给孩子治疗感冒的同时不要忽视鼻部的症状。当儿童出现鼻塞症状时要及时处理,保持鼻腔的通畅。告诉孩子不要用力擤鼻,以防止感冒后引发急性中耳炎。

一旦儿童出现耳痛等症状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因为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可转化为慢性中耳炎,影响儿童的听力。另外,严重的急性中耳炎容易引起鼓膜穿孔,导致化脓性中耳炎,影响儿童的听力发育。

如果中耳炎没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就能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不仅治疗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为化脓性、渗出性中耳炎,可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因此,在此提醒家长,孩子感冒后要留神观察他的耳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检查治疗,以防因为中耳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听力下降。

摘自《儿童常见病家庭养护》,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