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灰指甲专找免疫力低、爱美甲的人群

2014年12月16日 104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说起灰指甲,人们往往想到它是一个既影响美观、还难以治愈的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也会传染。其实,只要坚持正规治疗,不要误信偏方,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可以治愈的。

醋泡脚 趾甲越发腐烂

       家住两路的彭女士,四年前食指感染了灰指甲,不到一年内感染了脚气,无名指也成灰指甲。刚开始没在意,可时间一长指甲变得越来越厚,甚至脆化脱落。近日,朋友介绍了一个偏方,让她用度数高的醋来泡脚。晚上睡觉前,她用棉花蘸了醋敷在脚趾甲上,再用保鲜膜包好,等到了早上把保鲜膜打开。一连“醋疗”3天,开始没什么感觉,但接下来她打开保鲜膜时,却发现保鲜膜粘在了脚趾上,使劲把保鲜膜摘下来后发现,趾甲周围的皮肤都被烧烂了。

       “手指甲或脚趾甲变成灰白色,人们通常称之为“灰指甲”,现代医学称为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侵入到甲板和甲板下的甲床而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甲病。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一种治疗相对麻烦的疾病。”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希川介绍,灰指甲发病常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癣如手足癣、体股癣传播而来,也可一开始就感染甲板。一些所谓的偏方,很大部分都是使用水杨酸,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是无效的。而且水杨酸有灼坏皮肤的可能,一旦浓度过高,对于皮肤的伤害特别大。

四类人最容易招惹灰指甲

       灰指甲在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约占人口的3%,趾甲的患病率为指甲的4倍,主要表现为指(趾)甲板增厚、光泽消失、变色、变形或甲板破坏。杨希川介绍,有四类人最易被灰指甲困扰。

       一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老年人、孕妇及糖尿病人甲真菌病的发病率高。二是长期穿高跟鞋或小码的鞋的人,脚部前掌受力增大,五指相互挤压,容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佳、指甲变形及甲剥离。三是经常做美甲、修甲的人。美甲过程中,使用的很多化学物质会让指甲愈来愈脆弱,易造成真菌的间接感染,引起灰指甲。四是家庭主妇、厨师及某些工人。他(她)们长期与水或各种化学物质接触,导致甲板的防御降低,使真菌更容易侵入。

治疗先从足癣、体癣开始

       “由于灰指甲多由手、足癣直接蔓延而来,治疗灰指甲首先要治好手、足癣、体癣及股癣。”杨希川提醒,灰指甲具有传染性,一旦患上甲癣,如不积极治疗常多年不愈,越传越多,还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而且,甲癣不仅有碍美观,还有可能继发甲沟炎、嵌甲等。

       要注意的是,很多灰指甲、脚气的患者一患病就习惯到药店自己买外用药治疗,稍微有点效果就停药不用。其实,部分脚气患者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治疗,但灰指甲却不同,只有很少的早期患者在指甲未出现明显病变或病变极其细微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通过外用药治愈灰指甲。

症状不同用药方式各不同

       不少人认为灰指甲治不好,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灰指甲是可以完全治好的,关健在于坚持用药。“在治疗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不要误信所谓的偏方和街边诊所。”杨希川提醒。如果灰指甲数较少且病变较轻,也就是指甲远端受累,甲根部正常,可涂用一些抗真菌的外用药,如3%咪康唑酊、30%冰醋酸、环吡酮胺甲涂剂等。如果多个指(趾)甲感染,如有3~4个,且甲板病变较重,甲根部受累,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真菌药如盐酸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一般整个治疗过程需要2~3个月。治疗期间,不能擅自停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脚盆、拖鞋要分开用

       为了避免灰指甲相互传染,在加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脚、勤换袜,鞋袜经常曝晒,保持干燥。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被褥常晒,床单、衬衣裤常洗。重视手足癣的防治。不要互借共用生活日用品,如鞋袜、拖鞋,脚盆、擦脚巾等。家庭中灰指甲手足癣患者的日用品,应定期用沸水消毒,不能烫洗的物品用日光曝晒2~3小时消毒。同时,增强机体力,加强体育锻炼,注重营养,对于提高预防灰指甲都是有利的。


文:健康人报记者 吴宛原

指导专家: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杨希川 教授 主任医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