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乳腺癌的手术、放化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

2020年11月25日 84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根据不同病情的精准化治疗(各种治疗手段在指征、时机、剂量上的合理选择);治疗强调治疗的综合性(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根据不同病情的精准化治疗(各种治疗手段在指征、时机、剂量上的合理选择)。

  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是直接针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全身治疗的目的是破坏患者身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保持无肿瘤状态、生存更久。

  手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单纯乳腺切除术,保乳手术是对肿块所在区域进行切除,保留大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优点:部分切除,患者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对形体美观和心理健康影响较小;且不影响生存时间缺点:保乳术后可能增加局部复发风险。

  乳房切除术即切除一侧整个乳房,当不能行单纯肿块切除术时,或者女性选择全乳切除时,会实施乳房切除术。

  放疗

  放疗是使用高强度X线杀死癌细胞,或使它们失去生长分裂的能力。通常癌细胞属于快速增长的细胞,对放射线敏感,相比正常组织细胞,更容易被放射线消灭。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放疗在各期乳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常规接受放疗,不仅可以获得与根治术相同的局控制率与生存率,同时因保存了患者正常或接近正常形态的乳房、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局部晚期乳腺癌:在保乳或改良根治术后常常进行术后放疗,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发生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放疗也可以作为局部姑息治疗的手段之一,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放疗常见不良反应:

  早期化疗反应:乏力、放射性皮炎、乳房水肿胀痛、放射性肺炎;晚期化疗反应:患侧上肢水肿、臂丛神经损伤、放射性心脏损伤。放疗的不良反应也和身体的敏感性有关,有的轻微,有的严重,放疗前很难预测。

  如果在放疗中或放疗后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诊。

  化疗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通过影响细胞生命周期而发挥作用。正常细胞都以一定的规律分裂和增殖,癌症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繁殖迅速,形成肿块。化疗药物可使肿瘤收缩,患者症状减轻,延长寿命。而化疗药物的类型也因对细胞生命周期影响的阶段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化疗药。目前化疗一般采用组合治疗,效果比以前单一用药好。

  常用的化疗药:

  环磷酰胺、蒽环霉素类:蒽环霉素类蒽环霉素类蒽环霉素类蒽环霉素类。

  抗代谢药: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吉西他滨、甲氨蝶呤

  紫杉醇类:包括紫杉醇和多西他赛。

  内分泌治疗

  最早是通过切除卵巢来阻止,现在也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抑制。

  常见的药物:

  拮抗雌激素受体药物:阻止雌激素受体对肿瘤细胞生长产生的影响,经前后女性均可应用。有两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主要有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s,主要有氟维司群。

  芳香化酶抑制剂药物:通过阻止雄激素转变成雌激素,因而不受卵巢产生的雌激素的影响,适用于绝经后女性。代表药物: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

  卵巢功能抑制药物:永久性阻止卵巢分泌激素。通过LHRH(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实现,治疗乳腺癌复发,适用于绝经前女性。代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醋酸亮丙瑞林

  卵巢手术切除:永久性阻止卵巢分泌激素。通常两侧卵巢均移除,称之为双侧卵巢切除术。

  内分泌治疗的注意事项

  1、更换注射部位

  注射的内分泌药,21天或28天注射一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注射部位发生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导致局部疼痛。

  2、不可间断服用

  要根据医嘱服用至少5年,无特殊情况不可间断服用;若出现严重药物副反应胡后再服药期间复查发现肿瘤进展,则应及时就诊。

  3、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内分泌治疗时会使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需要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4、定期测定骨密度

  定期测定骨密度,以评估患者骨骼的上伤害程度从而制定治疗方案;选用不同程度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必要时可使用降钙素等来阻止骨量流失。

  靶向治疗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即瞄准肿瘤细胞,针对特定位点与药物特定结合,可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损伤很小;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显等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