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艾滋病(AIDS)+恐艾症

2018年07月31日 814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艾 滋 病
1、定义: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输注、母婴传播3种途径感染。
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感染和肿瘤。
治疗:“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HIV感染流行的最佳方法。
2、病原学:
HIV为单链RNA病毒,HIV呈球形,直径100~120nm,由核心(两条正链RNA)和包膜两部分组成。gp41/gp120,HIV可分为HIV-1/HIV-2两型,全球流行的主要是1型。HIV为高变异病毒 (逆转录酶无校正功能--随机变异;宿主的免疫选择压力;不同病毒之间、病毒与宿主之间基因重组;药物选择压力--耐药变异)。HIV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弱,对热敏感,消毒剂可杀灭,但0.1%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能灭活HIV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本病唯一传染源),血清病毒阳性而HIV抗体阴性为本病窗口期,2-6周,是重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主要传播途径)、血液输注、母婴传播3种途径感染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或吸毒者,反复接受血制品者。
(4)不会传播HIV的途径:不经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发病机制:HIV进入人体,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5天后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分。
病毒血症------急性感染: CD4+T淋巴细胞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随后大多数患者CD4+T淋巴细胞自行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慢性感染。病变部位: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5、临床表现:
(1)急性期:以发热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疼、盗汗、恶心,肌痛、关节痛等
(2)无症状期(潜伏期):平均9年,一般情况较好,无临床症状(HIV不断复制,CD4+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期:
主要表现为HIV相关症状(持续1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乏力
体重减轻10%以上
神经精神症状: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癫痫乃至痴呆,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①呼吸系统:主要是机会感染引起的肺炎,约80%的艾滋病人死于肺部感染。最常见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细菌性肺炎、肺结核。
②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HIV痴呆综合征
③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④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甲癣
⑤眼部巨细胞病毒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⑥卡波西肉瘤、恶性淋巴瘤)
6、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①HIV抗体检测: 是艾滋病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检测gp24抗体和gp120抗体,包括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
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作初筛,再用免疫印迹检测法确认。
②抗原( HIV-p24抗原)检查:可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24抗原,可用于窗口期的检测,敏感性近 89%,特异性可达100% ,常用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早期辅助鉴别诊断。
7、诊断
诊断原则: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配偶及所生子女,有职业暴露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确诊必须是经过确证实验(病原学检查)
总结于传染病学
恐艾症
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反复化验,反复就诊。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的异常,表现为精神压抑,沉默寡言,恐惧焦虑,胡思乱想,不能自控,伴有失眠,植物神经紊乱。
恐艾症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比如:
1、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
2、肠易激综合症、结肠炎、慢性胃炎
3、神经性头痛、头晕、头昏、失眠 、多梦
4、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症
5、多汗、虚汗、盗汗、怕冷、怕风
6、心脏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
7、脖子肌肉僵硬 、关节游走性疼痛、幻肢痛
8、记忆差、反应迟钝、神经衰弱
9、早泄症、易感冒、免疫力低下 (还有淋巴结肿大)
治疗:
1.科学的检验排除+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
2.必要时抗焦虑治疗,改善失眠状态
3.洁身自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爱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