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养生食间 | 小野菜也有“大文化”!

2021年03月12日 81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植树节,学校都会安排去春游,听老师讲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植树节的意义也正是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

图片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胡杨的家人亲戚每年都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家里的孩子们去踏青、野餐,记得那时,长辈们总是拿着小铲子,在地里挖来挖去,那时候的我还小,以为他们在拔草,总是义正言辞地用稚嫩的声音对家长说:“老师说了,花花草草也有生命,不能破坏环境!”

现在想想,也颇有趣,原来他们是在挖野菜呀!现在的我们没经历过过去的苦日子,对野菜不屑一顾,直到有一次胡杨在上海吃到了荠菜馅的小馄饨,以为是什么没吃过的蔬菜,万万没想到它竟然也属于“野菜”的一种!

图片
◎八岁手绘

荠菜有很多别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地米菜、香荠等等,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不起眼,但它的味道甘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蛋白质含量比豆腐还高,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荠菜当属早春时节的最好!荠菜在立春后开始生长,民间还有“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的说法,百姓认为春天食用荠菜,应时而食,可以驱邪明目,吉祥而健身。

荠菜的历史悠久,魏晋南北朝时,便有了不少《荠赋》。南宋的陆游曾写过一首《食荠》:

日日思归饱蕨薇,
春来荠美忽忘归。
传夸真欲嫌茶苦,
自笑何时得瓠肥。
瓠(hù)

南京有“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老节日——上巳节,古时这一天要举行重要仪式以消灾辟邪,祈求吉祥平安。所以,江南还有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荠菜生日的说法。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句“墙阴老春荠”,荠菜粥在古时候称为“百岁羹”,老年人常食能够防病强身,延年益寿。

《本草纲目》中记载:“荠菜煮粥,明目利肝。”

春季与肝相应,此时人体肝气旺盛、脾胃阳气虚弱,所以根据春季的食疗原则“减酸增甘,以养脾气”,胡杨为大家推荐这道荠菜豆腐汤,不仅养肝护脾,还能增强免疫力。
· 荠菜豆腐汤 ·
食材准备:
荠菜200g 内酯豆腐一盒 香菇4~5个

做法:
图片
1、豆腐切成小方块,香菇洗净去根切条,
荠菜洗净切段备用;

图片
2、锅中加入适量水,烧开后放入豆腐、香菇,
调入适量盐,搅拌均匀;

图片
3、在香菇快熟的时候,放入荠菜;

图片
4、再用淀粉勾芡,待汤汁变浓后,
淋入适量芝麻油即可。

荠菜
图片
△荠菜◎八岁手绘
味甘,性平,归肝、肾、脾经,《本草纲目》说它有“利脾和中,养肝明目,补五脏”之功。常吃荠菜可利肝气、明目。荠菜味道鲜美,口感柔嫩,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等,都可用荠菜羹来调养,被称为“菜中甘草”。

豆腐
图片
△内酯豆腐◎蒸気摄影
味甘、淡,性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下气消痰之功。在这里用的是内酯豆腐,是用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生产的豆腐。这种做法与普通的豆腐相比,减少了制作过程中蛋白质的流失,质地细嫩,顺滑爽口。

荠菜和豆腐二者搭配,特别适合在春季用来养护肝脾,防病保健。

除了煲汤,荠菜也很适合炒食、煮粥、做馅料,但要注意,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不宜食用荠菜,会影响止血的效果。

春光明媚三月天,草长莺飞,百花盛开,不妨带着家人一同去踏青郊游,或许在欣赏生机勃勃的春景时,低头能发现“潜伏”在野草中的荠荠菜,也算不负好时光~

图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