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警惕小儿异食癖

2020年09月22日 85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异食癖是指进食非食物性东西的嗜好,即:小儿对1日3餐中能吃的食物不感兴趣,却经常喜欢吃些诸如泥土、棉花、旧纸、浆糊等非食物性的东西,在医学上称之为异食癖。异食癖多发生在患有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贫血、微量元素缺乏(如锌、铜的缺乏)及肠寄生虫病(蛔虫症多见)等疾病的小儿。常表现食欲不好,有的挑食、厌食;头发常干枯而发黄,面色苍白而无光泽;有的小儿有腹胀、腹痛、消瘦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久之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致使小儿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呼吸、消化或其他系统疾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发现小儿有异食癖后要及时找医生,确定病因,及时治疗。不要打骂小儿,以免使小儿精神压力增加而加重病情。对于大孩子可以给他讲道理,说明吃异物的危害性,使其改掉异食的嗜好,但最根本的还是病因治疗。
  温馨提示:荨麻疹的护理
  荨麻疹表现为面部或躯干皮肤红色、稍高于皮肤表面的斑块状发痒的皮疹,有时中心呈苍白色。皮疹大小差异很大,直径由1毫米到1厘米不等,也可能几个连在一起。对某种食物、药物、灰尘、羽毛、药粉等的过敏反应,强烈的日光照晒以及荨麻的刺伤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如怀疑宝宝患有荨麻疹,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家庭护理中应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照晒,避免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药物、灰尘、羽毛、花粉等。荨麻疹常由过敏原因引起,需设法找出过敏原,以便于以后的治疗与防治。

摘自《1-2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