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息肉发病原因及治疗01

2023年10月12日 10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又称胆囊隆起病变,是指由胆囊壁向胆囊腔的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临床上,胆囊直径大于15毫米的息肉样病变,多数是恶性的。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是不同的,最广泛使用的分类是肿瘤性与非肿瘤 肉。非肿瘤 肉包括胆固醇息肉、腺瘤 肉、腺肌增生、炎 肉,肿瘤息肉包括平滑肌瘤、腺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胆囊息肉应根据其病理类型分类:胆固醇病变、良性非胆固醇病变和恶性病变。胆囊切除术后息肉病理活检显示息肉多为良性病变。胆囊息肉高度隐蔽,通常无症状,早期容易被忽视。
大部分PLG是腹部超声检查不经意发现的。然而,大多数胆囊息肉如继续生长,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导致急性胆囊炎。此外,一些息肉特别是对于直径超过10mm的息 有潜在的恶性危险。然而,胆囊恶性肿瘤多数在晚期才被发现,其预后远不如早期发现。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虽然较为罕见,但胆囊癌占所有胆道肿瘤的80-95%。因此,胆囊息肉应当进行定期复查,超过1厘米的息肉恶性肿瘤可显著增加,是预防胆囊切除术的指标。
1、胆囊息肉的发病率
根据各类研究报道,胆囊息肉的患病率差异很大,影像学方法检出率1.3%-12.8%,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学方法检出率高达13.8%。有研究调查台湾34669人,发现台湾胆囊息肉检出率为9.8%,而在欧洲社会,这一数据为1.4%-6.9%。研究表明,亚洲地区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造成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研究地区、人种及生活方式、检测水平和调查方法有一定关联。这种差异是相关的,但总体数据显示近年来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其原因可能是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此外,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也随着健康体检人数的增加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的提高而提高。目前,胆囊息肉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尚未定论。
2、胆囊息肉病理分型
病理上,胆囊隆起性病变可分为两种即肿瘤 肉(腺瘤和腺癌)和非肿瘤 肉(胆固醇息肉、炎 肉、腺肌病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比较科学的分类为Rosai的分类方法,胆囊隆起性病变可分为胆固醇息肉、炎 肉、腺肌瘤、腺肌瘤病、腺瘤样增生等。胆固醇息肉为良性病变,胆囊壁粘膜胆固醇沉积异常所致,肉眼可见线性黄色条纹,周围粘膜充血,这通常被称为“草蓦样胆囊”。在显微镜下显示结构为黄色,有小叶,绒毛顶部泡沫细胞覆盖完整的上皮细胞,通常被认为是胆固醇沉积的形态学变化。炎 肉:伴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以纤维化、肌层肥厚或泡沫巨噬细胞结节状聚集为特征。镜下可见细胞膜被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出现正常、萎缩、增生、化生等变化,这些变化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腺肌病和腺肌病:胆囊内胆汁压力升高,压迫胆囊壁,导致胆囊壁腺管结构不规则。覆盖有柱状或立方状上皮,可能含有结石。罗阿氏窦合并肥厚肌层,称为腺肌瘤(局灶性结节)和腺肌病(弥漫性病变)。病变可累及胆囊的任何部分,但大多数病例位于胆囊底部,形成清晰的病变。腺瘤性增生与腺肌瘤相似,它继发于炎症及结石的茹膜改变。与胃肠道相应病变相似,可见管状、管状绒毛(管状乳头状)或绒毛(乳头状)生长,可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化生。大多数管状腺瘤由幽门腺组成,在某种程度上通常是不典型的。他们中的少数为局部浸润癌或原位癌,恶性转化的可能性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本文选自王凯旋等,胆囊息肉发病及诊疗研究概况。
原文链接地址: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病与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0